中秋佳节,总让我想起桂东人口中的“五仁饼”“鱼饼”和“切糕”。在那个物资凭票供应的年代,这三种月饼几乎是家家户户过中秋的必备。它们不仅是一种食物,更是一段岁月的印记,承载着几代人共同的情感与记忆。

桂东人过中秋,讲究的是仪式与人情。节前,人们便忙着打酒、砍肉、采购月饼。中秋当天,亲戚之间互相走动,团聚之时,取出各式月饼一同品尝。吃月饼也讲究顺序,先敬长辈,再分小孩,朴素之中延续着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。

中秋时节,恰逢桂东秋收。田野间割稻打谷的声音、孩童们吹响的竹筒喇叭声、村民谈笑声、家中晒谷、摇风车的动静,以及扁担落地的回响……交织成一幅生动而忙碌的秋收画卷。入夜后,忙碌一天的一家人围坐一起,斟上几杯酒,摆出月饼与水果,一边品味,一边收看电视节目,惬意而温馨。
桂东人口中的“五仁饼”,馅料丰富,包含肥肉丝、桔子皮、花生米、黑芝麻和桃仁五种食材,因此当地人也叫“汽车轮”。它不仅味道香醇,更蕴含食疗智慧。桔皮可化痰消食,花生预防结石,黑芝麻补肾抗衰,桃仁活血通络,堪称一款“养生月饼”。
“鱼饼”因形似鱼而得名,是孩子们的最爱。它寓意“年年有余”“鲤鱼跃龙门”,寄托着人们对红火日子的向往。大人递给小孩时,常笑称这是“红鱼”——在桂东方言中,“红鱼”谐音“红包”,更添一份喜庆。可惜如今市面上已难觅其踪。
“切糕”呈长方形或正方形,大小如成人两掌,吃时需用刀切成长条,象征日子长长久久、甜甜蜜蜜,故又称“七糕”,暗合“七夕”仙女下凡的浪漫传说。
桂东的五仁饼体型硕大,一包四个,寓意四季平安,用红纸精心包裹,圆润如满月,象征人月两圆。走亲访友时,人们必定成双成对地赠送月饼,取“好事成双”的吉兆。
小时候零食稀缺,一个月饼舍不得一次吃完,剩下的用纸包好,藏在枕头下,或悄悄带去学校,课间休息时拿出来一点点品尝,偶尔分给要好的同学,那份简单的快乐至今难忘。
桂东还有“垛月光姐”的习俗,“垛”为当地方言,意为“邀请”。从农历八月十三至中秋夜,人们会在屋檐下摆放“天梯”(长竹篙),摆上双数的五仁饼与金银首饰,举行仪式恭请月姐下凡。孩子们最喜欢凑热闹,仪式结束后,大人会分给大家沾了“月气”的五仁饼,据说吃了能交好运,未婚者易得良缘,已成家者婚姻美满。
如今的中秋月饼琳琅满目,包装精致、口味繁多,生活也越来越富足。可我依然最怀念桂东的“五仁饼”“鱼饼”和“切糕”,它们不只是舌尖上的味道,更是一段无法复制的童年,一份深植于心的乡情。
责编:邓艳芳
一审:李亚芬
二审:黄岸明
三审:扶后权
来源:桂东县融媒体中心
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|流源村开设“移动课堂” 干群学思践悟全会精神
桂东县多措并举推进医保缴费宣传 筑牢民生保障网
广东爱心团队向龙溪小学捐赠10万余元物资
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11次集体(扩大)学习暨第4期罗霄大讲堂举行
多部门联合赴普乐镇整治交通问题顽瘴痼疾
桂东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次会议
桂东县旅游民宿协会召开会员大会 共谋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十届县政协常委会召开第十六次会议
下载APP
分享到